找到相关内容1708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日本佛教的战争责任研究(2)

    佛教”的传统出发,“护持国家”成为教团和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。(注:郭青生:《战前の中国におけゐ净土真宗の开教と日本人子弟教育》载(日)《龙谷大学佛教研究所纪要》2000年版。)净土真宗将“相依(资...对华布道,进一步将此纳入政府管辖渠道:“一、宗派团体入华,必须符合我国策大政,即在为谋日支提携、为全力协和建设东亚新秩序之国策而努力之方针指导下进行。、在华各神道、佛教、基督教必须在政府统制下活动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0767611.html
  • 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

    谓法界尘沙等法,以己要期,施造方便,善净心器,必不为恶,测思明慧,冥会前法,以此要期之心,与彼妙法相应,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,领纳在心,名为戒体”。道宣律师在《四分羯磨疏》中,又把戒体分为作、无作种...!时见传戒之人不知授予何物,求受之人,亦不知所受者何?结果,虽名传戒,实无戒可传,聚散匆匆,形同儿戏!因不揣浅陋,拟就僧尼受戒制度的一些问题,谈点个人认识,期与诸大德共勉之!  、戒律的由来与分派 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3567641.html
  • 王恩洋:实有真空中道了义论

    菩提、涅槃、皆无所有,然后乃符一切皆空,此则可谓最极无者!此于圣教,拨无,无戏论界增益戏论,因缘法相一切皆无。又既无有一切诸法,何当得有一切空言?!此一切空既成赘说,汝一切说岂不皆无;是则唯应听人...则胜义世俗截然两途。云何论言:“若不依世俗,即不说胜义。不得胜义故,即不证涅槃。”又说:“实际涅槃际,空际生死际,非彼中间,有毫厘差别。”当知胜义离言,依俗而说。世谛实相,即胜义也。汝俗有真空,互相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4667812.html
  • 佛教常用器物(2)

    有说是四环者),是迦叶佛所制。有四股十二环者,是释迦佛所制。—装造股,为令众生,记念(世谛、第一义)。装造四股,用断四生、念四谛、修四等、入四禅。十二环者:用念十二因缘,通达无碍,修行十二门禅...佛教者必有一串菩提佛珠。 ()宝玉石类 宝石,因其颜色鲜艳、质地晶莹、光泽灿烂、坚硬耐久,而又存世稀少,故较为贵重。一般来讲,比较常见的宝石种类有:水晶、橄榄石、木变石、绿松石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2867915.html
  • 四谛顿、渐现观之初探

    部尼柯耶(nikaya)之〈相应部〉中,对于四谛内容有完备诠释的,是〈转法轮品〉。[11]其中现观四谛之说,有“渐见”与“顿见”种不同的倾向,如汉译《南传》18〈相应部〉六“相应”(p.355)言: ...经及437经)。[15] 有部四大论师之世友(Vasumitra)及法救(Dharmatrata)皆同样赞同此说法。[16]  有部是事理说,四谛事相是世俗,四谛的理(共相)是胜义谛。[17]...

    释开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41468036.html
  • 隋唐佛教史及汉传佛教大乘八宗

    ,而奠定三论宗的理论基础。主要思想是透过“破邪显正”、“真俗”、“八不中道”、“涅槃世间”的道理,阐释《般若经》“诸法空性”之义。其传承法统为龙树|提婆□□须利耶苏摩|罗什|僧肇|昙济|僧朗|僧诠...道场弘扬三论□,因此三论与天台宗在隋代帝王的大力护持下能开宗立派。另外,信行以末法思想为前提,所创的三阶教亦流行一时□。  唐朝皇帝除武宗外,对佛教多采保护政策。高祖于帝业初创时,曾奉佛求福,即位后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3668248.html
  • 魏晋玄学与佛教

    生,而无能生万物,故佛答梵志,四大从空生也。”《山门玄义》第五卷,谛章下云:“复有竺法深即云:诸法本无,壑然无形,为第一义,所生万物,名为世谛。故佛答梵志,四大从空生也。”  由此可见,此宗对本无的解释确实是与本无宗有异的。本无异宗认为,无在有先,有在无后,无生出有,因此解释佛答梵志“四大从空生”的思想。并从来说,万有之先的壑然无形之“无”为第一义,所生之万物,则为世谛。这就与本无宗的...

    许抗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3668395.html
  • 魏晋玄学与魏晋时期的佛教

    老庄”,注(逍遥游);道安以“可道”、“常道”与“”相比;慧观“注《法华经》,探究老庄”;慧远“博综六经,尤善老庄”。当时的许多名僧大都是讲般若学的,而又善言老庄,除当时由印度、西域等地传人的佛教...翻译的佛经也一天比一天增加起来。这时所译佛经有小乘的经典,也有大乘的经典,于是佛教在中国就分成两大系统:一为安世高系,是小乘佛教,重禅法;为支娄迦谶系,是大乘佛教,讲般若学。安世高于桓帝建和初(...

    汤一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3968396.html
  • 文白对照《清凉山志》(1)

    与波旬酬酢,宛如佛广说深法。三万人发菩提,八百比丘成道。详大字函第七卷。  化火网以返迷途。  文殊一时说甚深法,所谓不用见佛,不用求法等。百比丘,不了第一义⒀,以为错乱说。舍佛而去。文殊即于...心曰菩提心。新译曰觉,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。其意一也。《维摩经·佛国品》曰:“菩提心是菩萨净土。”《观无量寿经》曰:“发菩提心深信因果。”  ⒀第一义之一。即最殊胜之第一真理。为“世俗”之对称...

    明 镇澄 今 苏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4268399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及其禅法——读《虚云老和尚年谱、法汇》

    hellip;解者,举止动念,圆融,自己会变化说法,尽自己心中流出,放大光明,照见一切,这就是解。虽然明白了,不行也不成功……行有内行外行,要内外相应,内断我法执,外行万...大乘佛教——禅宗的杰出实践者。虚云身祧曹洞临济宗,用功方法也能将宗心法融为一体。   、人天楷模,法海灯塔。清末和民国时期,中国佛教步履难艰。虚云以身作则,立足丛林,为...

    冯学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0368683.html